編者按:2022年是迎來黨的二十大和第二個百年跨越的特殊時期,也是山東順和集團發展歷程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隨著臨沂商貿物流轉型升級的步伐,山東順和集團經歷過篳路藍縷的創業艱辛,迎來了集團成立二十周年。為回顧集團20年歷程,展示集團取得的成就和變化,我們后續將在公眾號和蘭山融媒政務號對順和集團各個板塊進行報道,敬請關注。

一、艱苦創業,興辦天源物流配載市場

    順和集團屬于村集體經濟,是在社區經濟困難、負債累累的條件下以興辦物流配載市場艱難起家的。

    2002年4月,面對重重的困難,李莊黨支部成員推薦選舉會議在街道四樓會議室舉行,會議一致選舉趙玉璽同志擔任李莊的黨支部書記。一支懂市場、會管理、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就此組建。

    社區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后,根據當時臨沂市商貿物流發展狀況和企業自身發展實際,在有關各級領導的支持下,穩步推進天源貨運配載市場的擴建和天源國際物流園區的建設。

    2004年,天源貨運配載市場擴建至360畝,占據蒙山大道至臨西八路長達1.5公里的路段,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場內經營業戶達600余戶。當年,天源貨運配載市場實現貨物周轉量1000萬噸,貨值50億元,市場收入達到600多萬元,成為當時臨沂物流配載市場的龍頭。

二、穩步前行,建設天源國際物流園

    2007年,隨著臨沂市委、市政府加快對涑河治理的步伐,天源貨運配載市場被列入了拆遷范圍。在市、區、商城管委會、蘭山街道領導的支持下,在杜家朱許社區和大嶺社區的幫助下,順和集團成功收購了臨西十路臨沂東宏板材家具有限公司的土地,開始了天源國際物流園一期工程建設。

    2009年6月,為進一步打造臨沂最大的高檔次、高標準的物流園區,在大嶺社區和硯臺嶺社區幫助支持下,順和集團購買了臨西十路東側291畝土地,開始啟動天源國際物流二期工程的建設

    2011年李莊社區領導班子發現,目前的園區無法滿足臨沂商城日益蓬勃發展的物流產業需求,于是在商城及街道領導的幫助之下,開始了天源國際物流園三期的建設。2012年底,三期工程竣工,并與一、二期合并

    目前,天源國際物流園區已發展為占地面積1000余畝,建筑面積70多萬平方米,現有經營戶1000余家,國內外運營網點5000多個,運營車輛15萬輛,年貨物吞吐量2000萬噸,臨沂市規劃面積最大的集物流倉儲、信息服務、三方物流、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停車、維修、餐飲住宿等配套功能于一體的高檔商貿物流園區,運營線路覆蓋全國縣級及以上城市。

    憑借著強大的物流產業優勢以及不斷擴大的企業規模,天源國際物流作為當時臨沂規模最大的物流企業接待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領導考察。最終在2011年11月,協助臨沂市獲得了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授予的“中國物流之都”榮譽稱號。

三、健全優化,首創物流誠信體系

    在順和集團發展天源國際物流園區的過程中,發現臨沂物流行業普遍存在無證經營的“小、散、亂、差”問題,物流站點誠信度低,“攜款攜貨逃跑”現象

    2013年4月16日,天源國際物流園首創物流誠信體系,承諾“您丟貨,我來賠!”這是在全國物流行業第一家,并且也是至今為止全國唯一一家敢開口向社會發布誠信承諾的物流園區。

    2014年,集團對物流誠信體系進行了第二次升級,創新開展了運輸時限、代收貨款擔保,即貨物配送600公里當日送達,1500公里次日送達,3000公里三到七日送達的運輸時限擔保,并確保商戶按約定時限拿到回收貨款。

    2016年,伴隨著國家物流供應鏈的推廣,在“您丟貨我來賠”的基礎上,集團與銀行、保險、移動通信等大型企業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全新打造了“方圓供應鏈代收貨款誠信平臺”:凡在方圓供應鏈辦理認證手續的商戶,到指定物流專線發貨,即可享受代收貨款先行墊付服務。

    誠信體系的實施,讓天源走出了一條“以誠信規范市場,以承諾打造品牌”的創新之路。《天源誠信體系構建》課題也榮獲中國物流協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優秀課題三等獎。

四、創新發展,聚集品牌優勢

    2017年,集團提出“由重資產投資向輕資產投資轉變,由資本輸出向品牌輸出轉變”的發展規劃,當時品牌輸出、管理輸出得到極大的發展

    集團每年接待各級政府、部門、企業參觀考察達300余次,并與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政府合作,建立標準化、現代化、信息化的內蒙古天源國際物流園。與新疆庫爾勒市新疆絲路九鼎梨城農產品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對鐵門關九鼎梨城項目進行規劃設計;與新疆霍爾果斯市就國家物流樞紐之間的聯動及公鐵聯運達成合作;與新疆新星市合作,為其規劃設計駱駝嶺物流園區。

    2019年9月,順和集團積極配合臨沂市委、市政府爭取到首批23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順和集團成為臨沂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運營主體企業,天源國際物流園為存量項目,順和國際智慧物流園為增量項目,迎來企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并于2021年,被評為國家物流樞紐建設運營標桿企業。

五、聚勢謀遠,科技創新引領物流轉型升級

    順和國際智慧物流園作為臨沂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增量項目,投資7億元,占地420畝,計容面積28萬平方米,通過科技研發,建設樞紐中心、電商展示中心、標準貨物超級分撥中心、異形貨物超級分撥中心、標準智能倉和北斗技術研究中心,設計年貨物吞吐量2000萬噸,與占地一千余畝的天源國際物流園具有同等體量。

    集團搭建智慧商貿物流供應鏈聚能創新平臺——順和物聯平臺,與20家商貿物流企業、17家鐵路物流和165家加盟平臺合作,推動多式聯運發展;與臨沂濟鐵物流園合作,正在申報第四批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以科技賦能實現貨物運輸的無縫銜接,能夠節約30%的場地、20%人力成本,提高30%的時效。

    順和物聯信息技術中心重點研發專利及軟件28項:包含順和物聯智慧物流信息平臺等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專利10項;基于5G網絡的貨物快速配載等實用新型專利5項;自主研發了智慧物園8信息系統以及智慧園區疫情管控報備平臺、供應鏈金融系統等信息平臺13個,以信息技術激發商貿物流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集團與中國科學院空天院、北京交通大學進行合作,投資2.83億元成立了順和國際智慧物流北斗技術研究中心,設計了標準智能倉快進快出、非標準件貨物快拼快裝快卸、貨物與車輛全程可視化跟蹤等五項國內物流企業最前沿的科學應用課題研究,20219月份已被科技部審批通過,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目前,臨沂樞紐順和國際智慧物流園已開業試運營,此外,我們投資5000余萬元,建設了全國首家科技含量高、應用技術先進的中國物流之都展覽館,專業、系統的講述臨沂物流發展的故事,現已建設完畢,正在試運行。

    順和集團20年物流發展,既是順和人勇往直前、永不服輸、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順和人、黨員干部艱苦創業帶領李莊人、順和人走向致富的初心;還是積極響應黨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年目標自主求強、自主發展的社會成果;更是順和集團勇擔時代重任,引領全國物流轉型升級的擔當使命。

    作為國家物流樞紐順和國際智慧物流園的運營者和商貿物流轉型升級的踐行者,順和集團聚勢謀遠,向新而生,為實現建立起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智慧物流園區,推動商貿物流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為打造“百年順和”而不懈奮斗。


 

后續將繼續對順和集團各個板塊進行報道,請持續關注。